误解中医

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是附会

阴阳五行是传统文化的核心,中医理论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。
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使用五行理论一一对应,通过简单方式进行建模,方便理解记忆。
必须注意一点,中医五行不是生搬硬套,有实际意义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举个例子,五行五味,

  • 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…其味酸,其类木…
    南方赤色,入通于心…其味苦,其类火…
    中央黄色,入通于脾…其味甘,其类土…
    西方白色,入通于肺…其味辛,其类金…
    北方黑色,入通于肾…其味咸,其类水…”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

    • 五味所入:酸入肝、辛入肺、苦入心、咸入肾、甘入脾,是谓五入。”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
  • “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;
    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;
    脾苦湿,急食苦以燥之;
    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泻之;
    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。”

    • 这说的是“亢虚不受”而增减之,多见于日常生活的应急治疗。
    • 肝亢不受,甘入脾土,木克土而耗肝气;
      心弱不受,酸入肝木,木生火而强心气;
      脾弱不受,苦入心火,火生土而增脾气去湿气;
      肺亢不受,苦入心火,火克金而泻肺气;
      肾弱不受,辛入肺金,金生水而润肾气。
  • “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辛补之,酸泻之;
    心欲软,急食咸以软之,咸补之,甘泻之;
    脾欲缓,急食甘以缓之,甘补之,苦泻之;
    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酸补之,辛泻之;
    肾欲坚,急食苦以坚之,苦补之,咸泻之。”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

    • 这说的是“亢虚而病”,算是“病”了。损有余,补不足。
    • 肝亢而病,辛入肺金,金克木而散之。若辛补之过甚,以酸泻之;
      心亢而病,咸入肾水,水克火而软之。若咸补之过甚,以甘泻之;
      脾亢而病,脾胃乃消化大脏,宜“缓”不宜减,取朋比,甘入脾土。若甘补之过甚,脾土亢而亦亢,苦入心火,火克土,以苦泻之;
      肺亢而病,酸入肝木,金克木而耗之。若酸补之过甚,以辛泻之;
      肾亢而病,苦入心火,水克火而耗之。若苦补之过甚,以咸泻之。

中医擅调养、保健,不适用急症

中医传承出现了问题,八纲辨证直接作用人体挂一漏万,中医治疗手法也不是大锅饭式的教室教学可以掌握,目前中医应用多在验方为主,的确不适用急症。但这不是“中医”本身的问题。看待这个问题只能徒呼奈何。
以《内经》原文为例,
邪去络,入于经也,舍于血脉之中,其寒温未相得,如涌波之起也,时来时去,故不常在。
方其来也,必按而止之,止而取之,无逢其冲而泻之。真气者,经气也,经气太虚,故曰其来不可逢,此之谓也。
候邪不审,大气已过,泻之则真气脱,脱则不复,邪气复至,而病益蓄。故曰其往不可追,此之谓也。

补泻,攻邪也。疾出以去盛血,而复其真气。
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。推之则前,引之则止,逆而刺之,温血也。刺出其血,其病立已。

中医发展太慢

物质文明发展,的确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复杂进步。
但对于华夏独有的文化来说,却是随着时间推移,越来越退步,甚至传承断绝。
中医依赖于中华文化体系,经历“儒医”改造,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系统医“道”。
中医传承问题,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,人们的物欲逐渐增大,而丢弃哲学方向上道的思考。中医越来越陷入“知其然不知的其所以然”的尴尬境地。
中医不是发展,而是退化了。

中医是经验医学,感应不知所云,只有验方有参考价值

感应实际是平衡医学“消息法”的应用(见治法五绝)。
传统中医鼓励人“心神合一”,消息法以“感应”为主,而现代社会物欲横流,人心浮躁,很难静下心来“体验”、“感应”成功,所以外物“消息法”收效甚微。相对而言,直接作用于体内的消息法还在发挥作用,但擅长此道的医者却越来越少。
外行看热闹,不热闹的中医被误解也无可厚非。

中医不如西医

略谈中西

  • 中医是“知其然不知的其所以然”,以哲学“道”的追求解释其“所以然”;
  • 西医是“以所以然推其然”,实证科学。

工具无分高下,区别在使用工具的人。


更多
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