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解《金刚经》

《金刚经》原来是一整篇,梁昭明太子细分三十二段,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有所专。本篇“胡解”还是当单篇来看。

《金刚经》之名

佛教自西而来,和中华文化相结合,产生了中华佛学体系。中华文化以阴阳五行为基础,五行中西方属金,西方佛教先天属“金”。佛教修心,心性以“金性不坏”为喻,身相“地水火风”四大,暗合五行。《金刚经》为经典教义,不能不说有巧合的成分在,也许是中华文化曾经流传到印度?(符合“老子化胡”的传说)又或者两国文化本就出于同源?

金刚者,金中最刚。佛教中表示伏魔、断烦恼、坚利智,有勇猛精进、守卫道统的含义。这部经书阐述西方教派最为核心的坚不可摧的支柱理念。所以这部经书简称为《金刚经》。

《金刚经》,名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,也有叫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》(唐玄奘法师译)。

  • “般若”为梵语音译,指通达妙智慧。中国文字难尽其义,仍用原文,并且尊重这几个字,所以不译。这个般若,全是说心的妙用。上自佛,下至众生,无不由此而成佛道,了生死,度苦厄。论其性体,是不生不灭的金刚;论其相貌,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;论其妙用,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;
  • “波罗”为梵语音译,指到彼岸(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),有解脱挂碍的意思。也有波罗表示“彼岸”,蜜作“到”的解释;
  • “蜜多”为梵语音译,意为无极。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,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。

经文名字的含义就是“以(勇猛精进)金刚通达智慧,渡(生死轮回)苦海,携无极众生到达解脱彼岸”。

《金刚经》中称谓

  • 善男子(善女人),
    • 对信佛、闻法、行善业者的美称。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欲、不嗔恚、不邪见的人;
  • 菩萨
    • 音译,“菩提萨埵”的简称。“菩提”汉译是“觉悟”,“萨埵”汉译是“众生”或“有情”(一切有感情的众生),全译是“觉有情”,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,就是说,菩萨既是已经“觉悟的众生”,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。
    • 换个说法,“以智上求无上菩提,以悲下化众生”,修诸波罗蜜行,於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;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、勇猛求菩提者。简言之,求大菩提的有情;发了菩提心就是“菩萨”;
  • 阿罗汉
    • 意译为无学,指的是从比丘因地修行毕业,所学圆满。
    • 阿罗汉根据南传佛教的定义,阿罗汉包括了佛陀、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。在佛劫之中,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,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,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。声闻就是听闻佛法的意思。
    • 根据原始佛教的定义,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,离贪断爱,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,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,无因缘可记说。
    • 有三义,
      • 应供:佛的十种称号当中就有“应供”一项,而“应供”的梵语其实正是“阿罗汉”。阿罗汉福慧俱足,为众生之福田,供养阿罗汉可以修福,以其能教众生如何修福、修慧、断烦恼;
      • 杀贼:“贼”指烦恼,使众生有损。阿罗汉断除烦恼,故云“杀贼”;
      • 无生:无生是不生不灭,出了三界六道轮回;
    • 意译觉者、知者、觉。觉悟真理者之意。亦即具足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,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,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。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。用现代的话来说,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,真正圆满觉悟的人,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。

《金刚经》阐述的问题

佛教认为宇宙真理不变,世间万物不离其宗,这真理自各人出生之始就存在于每人本性之中。但由于后天环境影响、日常生活所迫或是个人生理(心理)感受所迷,产生不合“真理”莫名其妙的想法,本性中的“真理”给掩盖住或是被扭曲异化了。《金刚经》阐述的就是追寻“真理”的途径和修行的方法。

这里所说的“真理”,佛家称之为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

  •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,
    • 略称阿耨三菩提、阿耨菩提。意译无上正等正觉、无上正等觉、无上正真道、无上正遍知。
      • “阿耨多罗”意译为“无上”;
      • “三藐三菩提”意译为“正遍知”。
    • 是佛陀所觉悟之智慧;含有平等、圆满之意。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,故称无上;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,故称正遍知。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,即在成就此种觉悟。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则译为“无上正真道意”。

所以,《金刚经》阐述的问题就是“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?”

翻译成白话,佛家修行之人,为了领会(觉醒)“宇宙的真理”,需要向自身挖掘。这个过程,如何对自身做一个良好的“定位”,如何应付心中产生的莫名的被异化的想法,拨云见日,去伪存真。

《金刚经》给出的解答,通过修行,明了“真理”,不被世间、自身假象迷惑。

对“真理”的障碍,《金刚经》中大约总结出四大类:我人众生寿者。

  • 我相,自身遭遇、知觉引起的情感变化,莫名其妙的冲动,影响着人生;
  • 人相,身处人类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交往、彼此的关系和比较胜负心,往往失去自我的初衷;
  • 众生相,推而广之,对于世界实有的一切生物、无生命物体(佛家所谓“众生”)产生的幻想和情感,影响着对“真理”的把握。
  • 寿者相,来自于自身机体的影响,病痛的冲击,生死的困扰和恐惧,使人无法平静思维;

在此基础上提出次第修行的概念。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。一步一步来。
事实上,关于“我人众生寿者”的阐述,在《圆觉经》中“净诸业障菩萨”部中有阐述,可以相互参照。这里不做展开了。

  • 第一步,人类社会,不要执着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比较,认可关系的存在,但不会将自我陷于其中;
  • 第二步,平静看待个人遭遇,就事论事,不迁怒,不沉沦;
  • 第三步,理解生老病死的常态,不纠结,自然面对;
  • 第四步,众生自有,不以己度他,却要足够尊重,以己待人。

至此,就达到“心如金刚,无物可断”的境界。

  • 进一步的,为自身建立一个行为核心(理解为信仰),以“金刚般若”教育、改造周边众生(我应灭度一切众生),使自己的思想时刻处于《金刚经》所描述的状态,以此维持自我的“金刚心”(如是降伏其心)。

可以想象,当整个环境都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,任何新生事物都很容易被同化,保持大喜乐的境界,就是理想中的“彼岸”。

《金刚经》作为佛家护法经卷,在自我修行过程中产生了“弘法”的效果,一举两得。

灭度,也作“圆寂”。圆满一切功德,寂灭一切惑业的意思。

必须注意的是,

  • 由于“真理”是事物的自性,只能“帮助”众生觉醒自我,而不能强加灌输理念。所以说。
    • “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”
  • 由于众生对于“真理”的阻碍各不相同,程度也各自不同,所以觉醒“自性”的方法也必然不同,所以不能执着于觉醒的“方法”,而只能关注觉醒的结果。所以说,
    • “我说法,如筏喻者;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”
    • “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”
    • “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亦无有定法,如来可说。”
    • “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说、非法、非非法。”
    • “一切圣贤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

题外话,禅宗分化出神秀的渐进派和慧能的顿悟派,阐述的就是对不同领悟力的修行人修行的不同法门,法无定法,取对自己有效的就行。“云在青天水在瓶”。

事实上,未来不可知,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,由此引发任何心态的波动和变化是可以理解的。但不能因为心态波动而产生恶性循环,产生诸如“为吵架而吵架”之类的事情发生。

《金刚经》描述的是平复波动的修行,是自己时刻处于一种“平安喜乐”的状态。这种情况下,哪里不是“极乐净土”呢?

后世在《金刚经》基础上,将清除障碍的过程发展为“明心”、“见性”两个阶段,

  • 明心,个人对于社会、自身、身体、事物的反应而产生想法,这些想法就是事物造成的后果在心中的反映。明心就是明了心中产生这想法的根源,迅速明了事物前因后果,看透事物本质(就像明镜忠实反射事物一般)。对于因果的理解和认同,自然表现出超然物外的平静心态和智慧。时刻保持这种“明心”的能力,就能迅速扫除心中产生的负面思想,调整自己的状态。
    • 明心,就是“菩萨”的状态;
  • 见性,明了自己的“本我心”,再进一步修行,“上体天心”,推己及人,为了接触到宇宙一贯的“真理”,这就是“见性”。见性阶段,大致印证“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”的境界。有点《盗梦空间》中Limbo的模样。胡子不可想象,也就不妄加附会了。
    • 见性,描述的是“佛”的状态,菩萨的“慈悲”就是这一阶段的修行。慈悲,简言之就是“予慈同悲”。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(予慈),称为慈;同感其苦,怜悯众生,并拔除其苦(拔苦),称为悲。(说句题外话,“魔”行的是“予悲同慈”修行,和菩萨道殊途同归,一朝得悟,便是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”。相比之下,普通人对于魔的修行更加反感,所以魔比菩萨更难修行。)

《金刚经》辅助理解的几个观点

如来

金刚经中不止一次提到了“如来”。字面意思,是释迦牟尼自称,实际是各人自身内心在思想中的投影。外因触动,心中实际已有反应,结果已定,就是“如来”。
凡人常常被感觉所误导,误入歧途,由此走上岔路或是不自觉的卷入更多不确定的外部因素,越陷越深。南辕北辙,简单问题复杂化。最终“无果而终”。
所以说,修行的过程是拷问自心的过程,是发现真我的过程。

人生在世,自我实在,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

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

尔所国土中,所有众生,若干种心,如来悉知。
何以故?诸心皆为非心,是名为心。
所以者何?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

人是无法捕捉自己的心念的,这是一个无限递归的问题,

  • “我”心中动了一个念头;
  • “我”要捕捉这个念头;
  • “我”捕捉这个念头的念头本身是个念头;
  • “我”要捕捉这个“捕捉念头的念头”;
  • “我”又会动一个“捕捉念头的念头”的念头;
  • …………

但是对我自我内心而已,所有念头的产生都是清楚明了的,进而以己度人(这是“见性”阶段的本事了),知觉众生发心的根源。

所以说,所有众生,若干种心,如来悉“知”。然而,诸心不可“得”。

金刚经三段论

《金刚经》常用到三段论,“某物云云,即非某物,是名某某。”是释迦牟尼为了帮助学生、信众理解,反复提出不同的案例以加深理解。

“诸心不可得”的提法,对《金刚经》三段论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思路,

  • 一个事物,由于“自我”感觉才“存在”。反过来说,自身没有感觉到,事物是否存在并没有什么关系。感知的事物是“自我心”的反映;
  • 事物在心中的反映,实际产生一个转换,对自身的影响是事物在心中的反映所造成的。心中的反映已经不是外部那个事物本身了,
    • 这是凡人迷惘的根源,将心中(盲人摸象甚至被歪曲的)反映的,对事物的看法错当成是事物本身,由此采取的应对措施出现不可预知的结果;
  • 为了沟通、理解,以原事物来命名。

更多
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